2024-11-25 15:03:37? 作者: 來源:中華慈善總會 責任編輯:陳娜
春華秋實三十載 攜手奮進新時代
中華慈善論壇(2024)暨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三十周年座談會主旨演講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 宮蒲光
同志們、朋友們:
正當全國民政系統和慈善公益界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第十五次民政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所作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重要講話精神之際,今天(11月14日),我們在這里舉行中華慈善論壇暨慶祝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三十周年座談會。民政部對此次會議高度重視,陸治原部長在百忙中撥冗參加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在此,我謹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向出席本次會議的陸治原部長和有關方面的領導及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總會工作以及慈善事業的愛心企業、單位、機構和廣大愛心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三十年來與我們風雨同舟、砥礪同行的全國各地慈善會和慈善公益組織的同仁們致以親切的問候!
慶??倳闪⑷苣?,是總會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標志著總會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對推動總會事業發展、助力行業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三十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大潮波瀾壯闊,百業爭榮,千帆競渡。在這個蓬勃向上的偉大時代,黨和國家的有力倡導、改革開放的強勢推進、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道德意識的日益增長,為中國慈善事業的重啟與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使慈善理念得以正名、慈善文化得以弘揚、慈善事業得以發展。
1994年春天,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崔乃夫、閻明復等老同志的積極倡議下,通過社會各界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經民政部批準,中華慈善總會宣告誕生,成為中國當代慈善事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中華慈善總會與陸續涌現的全國各地慈善會一道,成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主力軍,在助力社會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減少貧富差距、參與社會治理、弘揚慈善文化、推進共同富裕的宏偉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慈善事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也為包括中華慈善總會在內的廣大慈善組織、慈善工作者以及所有關心、熱愛、投身慈善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提供了思想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十年來,中華慈善總會在民政部的直接領導下,在崔乃夫、閻明復、范寶俊、李本公四位會長和第五屆理事會的帶領下,以發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與專業化慈善組織為己任,緊密圍繞國家發展大局,服務民生保障,走過了始終與黨和國家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融情共脈的光輝歷程。建立起了一個遍布全國、規模龐大的慈善救助網絡。截至目前,擁有全國各地會員單位500余家,個人會員20余名,先后實施了近300個慈善項目,涉及扶貧助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賑災應急以及教育科技、衛生環保、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共計籌募慈善款物價值1600多億元,使數以千萬計的困難群眾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總會連續三輪榮膺全國“5A級基金會”稱號,先后多次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中華慈善獎”等榮譽。
三十年的耕耘與收獲
回首三十年的奮斗歷程,我們既充滿自豪,又感慨萬千。
三十年間,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慈善之路,以黨的理論堅定理想信念、鑄造政治之魂。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慈善工作的重大決策,全力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充分發揮黨委在總會全局工作中的把關定向作用,持續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三十年間,我們牢記宗旨,服務大局。始終將慈善事業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在歷次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中沖鋒陷陣,全力以赴,勇于擔當。從張北、汶川、玉樹到雅安、魯甸、積石山地震;從南方水患到西南旱情,從南方雨雪冰凍到臺灣水災,從新疆暴風雪到舟曲泥石流,從河南洪澇到京津冀水災;從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從印度洋海嘯到土耳其、敘利亞地震……每一次重大災害救助的公開募捐與救援行動中都有我們的身影,特別是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們和全國慈善公益界一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迅速融入抗疫大局,第一時間展開了公開募捐行動,與湖北省慈善總會、蒙牛集團聯合支持藍天救援隊在武漢疫區參與捐贈物資應急倉庫的管理工作,在最為艱險的日子里共接收并轉運抗疫物資4012萬件,為抗疫斗爭貢獻了力量??倳€支持藍天抗疫救援隊赴柬埔寨開展抗疫工作,彰顯了大國風范和慈善情懷。
在彪炳史冊的脫貧攻堅戰中,我們持續開展援藏援疆、支援經濟欠發達與邊遠地區慈善幫扶工作,特別是對“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民政部定點扶貧縣實施了重點幫扶,累計投入慈善款物價值82.85億元,為改變貧困地區面貌貢獻了力量;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事業中,總會重點推出“善濟病困”工程和“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與各地慈善會建立聯動機制、協同推進項目落實,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10月,已有31個省區市近千家慈善組織加入“幸福家園”工程,全國累計籌款逾23億元。該項目作為匯聚全國慈善會團結精神與強大合力的標志性項目而榮獲“中華慈善獎”,被譽為新時代“希望工程”。
三十年間,我們精心打造慈善品牌。創立、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品牌項目及活動。如扶貧濟困類的“慈善情暖萬家”“慈善雨水積蓄工程”;鄉村振興類的“萬達丹寨包縣扶貧”“點亮計劃”“善建家園”;助學助教類的“燭光工程”“中慈圖書館”;助醫助殘類的“微笑列車”“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先心病救助”;扶老助幼類的“為了明天 關愛兒童”“匯豐中華慈善老人關懷”;擁軍優屬類的“情暖老兵——為退役軍人排憂解難專項行動”等等。在項目實施中,我們見證了無數愛心企業與愛心人士對困難群眾的關懷與關愛,見證了無數困難群眾及家庭走出困境的美好與希望,更見證了慈善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三十年間,我們廣開善路,廣交善友。作為慈善領域“國家隊”,我們著重加強多領域、跨行業的溝通合作,先后與退役軍人事務部等政府機關,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騰訊公司、輕松集團等頭部企業,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等行業協會,字節跳動、輕松公益、水滴公益等網絡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機制。
我們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積極開展慈善公益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先后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聯合之路、美國LDS慈善協會、微笑列車基金會、韓國新思路等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瑞士諾華、英國阿斯利康、德國拜耳等10余家世界知名藥企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開展了“‘一帶一路’胞波情·先心病兒童救助行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學生手拉手活動”,還積極參與國際災害救援行動。先后創造了中國社會組織加入國際慈善組織、與國際知名藥企深度合作開展大型醫藥援助項目以及援外募捐與涉外援助等多項第一,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三十年間,我們努力營造慈善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慈善宣傳工作,召開多次全國慈善宣傳工作會議,創辦了《慈善公益報》《慈善》雜志、總會官網、官微等媒體,編纂了《中華慈善年鑒》等行業工具書,與《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主流媒體保持著長期合作關系??倳浞职l揮專家委員會以及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學術研討與業務培訓活動,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我們成功舉辦了“中華慈善成果展”“中華慈善春節晚會”“國際慈善論壇”“中華慈善論壇”“慈善公益領域高級人才研修班”“慈善文化進校園”“中華慈善總會課題研究”“中華慈善嘉年華”等一系列具有品牌價值的慈善文化、學術主題活動,出版了《慈善步履》《慈善路上》《善行聞道》等多部慈善專著。同時,我們積極參與全國同行舉辦的“長三角慈善論壇”“沿黃河九?。▍^)市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論壇”“北京慈善文化創享會”“西湖論善”“粵港澳大灣區公益慈善盛典”“西部論善”等多種慈善文化品牌活動。
此外,我們還與總會會員單位合作創建了中華慈善總會太原培訓基地、湖州研學基地、南通研學基地、常熟示范基地、馬鞍山愛心學校等學術及文化陣地,形成了多種慈善文化實踐成果。
三十年間,我們依法而治,循法而行。始終恪守依法行善原則,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慈善工作的法律法規,積極參與和助力中國慈善法制建設。在新中國首部慈善法的立法過程以及慈善法修訂工作中,總會應邀參與了多項具體工作,為慈善法的制定與修訂貢獻了應有力量。
我們不斷完善內部治理制度和議事決策機制,堅持將加強思想建設、制度建設、素質建設、能力建設放在整體工作的優先位置,努力建設政治堅定、勤政廉潔、求真務實、團結協作的領導班子,打造一支思想過硬、作風優良、愛崗敬業、能力較強的員工隊伍。
三十年的經驗與感悟
同志們,朋友們,中華慈善總會的誕生與發展是中華民族傳統慈善精神在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浴火重生、煥發生機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對中國現代慈善發展路徑的一次艱辛探索,更是中國現代慈善組織成長與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三十年間,我們既是慈善事業的踐行者,又是慈善組織的示范者,堅持不懈地融入國家中心工作,投身扶貧濟困、開展賑災救援、參與第三次分配、?助力社會治理,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共同富裕發揮了一個全國性慈善組織的應有作用。我們始終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慈善精神緊密結合當代慈善發展規律,??為中國式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三十年風雨路程,我們深切體會到:一個慈善組織的成長、成熟與成就,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服務工作大局,牢記自身職能定位、把握自身使命職責,唯此才能使事業之路越走越寬、行穩致遠。
我們深切體會到:一個慈善組織的成長、成熟與成就,必須深深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片沃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時代趨勢有機結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之路。唯此,慈善事業才能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我們深切體會到:一個慈善組織的成長、成熟與成就,必須牢固堅持依法治善、依法行善原則,不斷加強行業治理與自身建設,規范行業行為,樹立應有形象,充分彰顯慈善組織所應必備的公益性與公信力。唯此,才能不斷提高慈善組織的透明度與號召力,真正贏得社會大眾與歷史進程的檢驗。
面向未來:目標與展望
同志們、朋友們,這個變革與穩定彼此共存、傳承與創新相互交織的嶄新時代,我們的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未來五年,立足新起點,我們要在走中國特色慈善事業之路上做好先行者。緊緊把牢政治航向,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在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批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按照民政部總體要求,整體謀劃事關總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系列改革,持續推動體制機制、發展模式、技術手段、慈善項目、慈善服務形式以及慈善合作方式的創新發展,使總會事業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永葆旺盛活力。
我們要在依法行善的宏偉事業中做好示范者。不斷強化對慈善法的學習領會和準確把握,切實提高學法用法尊法守法的能力與素質。要不斷完善內部治理,進一步健全制度建設與風險防控體系,優化機構設置,加強法務工作,強化財務管理,加強信息公開,規范項目運作,營造績效導向、鼓勵創新、團結奮斗、風清氣正的內部氛圍。
我們要在營造良好社會慈善生態中做好促進者。不斷助力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積極推動全國慈善會網絡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進一步將慈善資源更多向基層一線傾斜,積極構建“處處有善、時時為善、事事行善、人人慈善”的良好社會生態環境。我們要強化橫向聯結,深化與各類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聯絡,主動與具有專業能力的非營利組織、新媒體平臺等建立戰略合作,加強與港澳臺和國際華人圈的交流合作,實現能力互補、發展共贏。
我們要在傳承與借鑒優秀慈善文化中做好接力者。要充分發揮總會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性和影響力,組織開展慈善理論研究,服務優化慈善政策,推動普及慈善文化;要進一步鏈接社會愛心資源,壯大志愿者隊伍,為社會各界參與慈善公益事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要深入挖掘我國優秀慈善文化,傳播新時代慈善理念,宣傳褒揚優秀慈善人物和慈善項目,引導有意愿有能力的各類捐贈人參與公益慈善。
我們要在推進慈善事業現代化中做好開拓者。要準確把握慈善組織的發展方向與慈善事業的發展趨勢,深度融入互聯網慈善,引入大數據、區塊鏈和AI等新技術、新工具,讓慈善供需對接更加高效、精準。要大力提升慈善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能力,努力提升捐贈服務能力,讓網絡捐贈更加高效透明,讓法人機構、高收入人群擁有更加便捷可靠的參與慈善的渠道。
我們要在中國慈善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做好參與者。繼續廣泛開展行業合作,積極發展單位和個人會員。充分發揮民間慈善外交作用,善交朋友,交善朋友,不斷加強國際交流,引入更多慈善資源。同時也將中國慈善推向世界,在國際慈善之林綻放奪目的中國光彩!
同志們,朋友們,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書寫新的歷史。讓我們借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批示的強勁東風,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和拼搏進取的實干精神,為推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