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16:25:57? 作者: 來源:閩東日報 責任編輯:陳娜
臨近中午,蘆坪社區的姚老伯到孝老食堂用餐,老人們圍坐在餐桌旁等待開飯。“今天的午餐是青菜炒豆腐干、清蒸魚、西紅柿炒蛋,天天不重樣。”姚老伯笑著說。
這是近日發生在蕉南街道蘆坪社區“好厝邊”孝老食堂的一幕。2023年,蘆坪社區投入資金50萬元,通過盤活改造老舊辦公樓,整合多方資源,開辦了蘆坪社區孝老食堂。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近年來,蕉城區委、區政府堅持把養老事業作為幸福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來抓,聚焦農村老人“就餐難”問題,扎實開展“互助孝老食堂”建設,探索建立具有蕉城特色的“政府+慈善+村級”三級聯動的農村老年助餐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互助孝老食堂174個,輻射222個村,日均為3000多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除傳統集中就餐模式外,還創新提出了中心村食堂送餐、愛心鄰里寄餐、多村共建大食堂等模式,實現吃上、吃飽和吃好三個“好效果”,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安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蘆坪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仰彬介紹,不僅是就餐,社區在“家門口照護”、康養等“社區養老”服務拓展上持續下功夫。目前,蘆坪社區以“孝老食堂”為起點,積極探索開展老年學校、醫療保健、志愿服務、社會救助等工作,打造基層治理和鄰里服務綜合型服務平臺。
打造“食堂+醫療”模式,設置保健室,由駐社區醫生為老年群體提供健康服務;深入開展“敲門”行動,定期在轄區舉辦義診活動或上門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探索“食堂+文娛”服務,配備閱讀室、娛樂室等場所,滿足老年人日常文化娛樂需求,幫助他們排遣孤獨、舒緩壓力、增長知識,營造輕松休閑的居家養老環境。
此外,還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將孝老食堂作為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尚的重要平臺,提倡鄉賢志士、鄰里鄉親“一袋米、一把菜、一份愛心獻食堂”互助模式,將食堂作為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尚的重要平臺,鼓勵轄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小學學生、農村黨員等參與助餐志愿服務,傳遞新時代社會正能量。
要保證孝老食堂的可持續運行,配套政策必不可少。蕉城區政府給予每個通過驗收的食堂一次性開辦建設補助資金8萬元,運營經費每年補助6萬元(10人以上用餐人數每增加5人,運營補助增加0.5萬元,上限不超過8萬元),每個食堂落實1個公益性崗位和1家文明單位掛鉤幫扶,統一為孝老食堂就餐人員購買公眾責任險及食品安全責任險(合計約1000元)。自2021年6月蕉城區互助孝老食堂項目實施以來,蕉城區慈善總會實施開展了“慈善一日捐”“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慈善一元捐”等多項愛心募捐活動。同時,創辦了慈善助老超市,不僅為老年人和困難群眾提供特殊優惠價格服務,也為社會各界參與助老助困、助力鄉村振興、宣傳公益慈善理念以及開展慈善志愿服務增加了一個重要平臺。截至目前,運生慈善超市和慈善志愿者共為170多個孝老食堂送去579200多斤大米、24200多升食用油和牛奶等愛心物資。
蕉城區愛心助力行動和慈善志愿服務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成功喚起了大眾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吸引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單位等參與到孝老食堂的慰問活動中,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優良傳統,讓孝老食堂成為尊老孝老、鄰里相助、和諧善治的文化教育陣地,讓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閩東日報記者 張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