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18:06:04? 作者: 來源:慈善公益報 責任編輯:鄭琦
|
為了打造新型扶困模式,從“輸血型”幫扶向“造血型”幫扶轉變,各地盤活公共資源,撬動多方合作,不斷創新“造血型”慈善幫扶項目,拓展困難群眾的幫扶路徑,完善幫扶舉措,努力為困難家庭增收提供更好的服務保障。 “今年,我領了3張蠶種,收入有8000多元。”拿到獎勵金,浙江省桐鄉市鳳鳴街道新農村村的衛玉良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是桐鄉市慈善總會于7月4日舉辦的2024年春蠶飼養幫扶項目總結表彰會上的感人一幕。 據悉,春蠶飼養幫扶項目是桐鄉市慈善總會發起的一項“造血型”助困項目,至今已連續開展11年。從最初的依托元豐蠶業幫扶基地,僅扶持原龍翔街道所屬9個村的困難家庭,到如今依托石門鎮東池村蠶業專業合作社的小蠶共育設施,項目幫扶范圍持續擴大,實現了全市11個鎮(街道)的全覆蓋。今年,春蠶飼養幫扶項目共有134戶困難家庭認養了267.1張蠶種,戶均增收近6400元。 自2019年以來,春蠶飼養幫扶項目得到了桐鄉市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愛心企業的參與,為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桐鄉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李中表示,希望廣大蠶農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春蠶行動”項目中來,同時呼吁愛心企業積極支持,讓更多困難家庭通過自身勞動增加收入。 近日,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慈善總會組織了一次特殊的實地調研活動,工作人員深入泮洋鄉、平湖鎮,了解殘疾人創業情況。 今年,古田縣慈善總會攜手縣殘聯,共安排扶持10戶殘疾人創業者。他們都是實體項目創業者,有的種果、種菜,有的養羊、養魚。雖然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困難情況,但這些創業者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在各自的領域闖出了脫困致富的新路。 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古田縣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與殘疾人創業者進行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他們的發展規劃和需求。經過認真考察和評估,古田縣慈善總會決定向這10戶殘疾人每戶發放5000元愛心款,助力他們生產經營,實現更好發展。 日前,湖北省武漢市花山街道白羊山社區慈善基金為轄區一名腦癱困境兒童送上3000元資助金,將兒童友好社區的關心關愛送到有需要的孩子身邊。 據悉,白羊山社區慈善基金旨在搭建公益平臺、弘揚慈善理念、匯集社會資源、服務社區居民。基金創新“公共空間社會化運營+社區合伙人+社區基金”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支持“社區合伙人”參與社區治理,持續增強社區基金“自我造血”的內生動力。2023年11月,白羊山社區啟動首個社區合伙人項目“善行快剪”,快剪店所得部分收益需定向捐入社區慈善基金,推動實現社區“自我造血”與反哺居民所需的良性循環。 目前,白羊山社區已運用該模式引入了旺旺桶裝水業、愛心粥店等3個社區合伙人參與社區建設。“社區合伙人有共同的特點,他們一直以來都積極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堅守用做公益造福街坊鄰居。”白羊山社區黨委書記葉朝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