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17:54:01? 作者: 來源:慈善公益報 責任編輯:陳娜
|
“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這是著名愛國華僑、銀行家、慈善家黃仲咸留在世間最后的聲音。他少小離家,艱苦創業,最終成為富甲一方的企業家。從用結余資金資助鄉梓,到創辦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黃仲咸用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動世人。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永不磨滅,如同一座豐碑矗立于人世間。黃仲咸留下的慈善事業,如同他身上的浩然正氣,不斷延綿恩澤一代代人。 截至2023年底,黃仲咸及其創辦的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全力支持祖國教育、文化、衛生福利等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資超過7億元,捐建和出資助建的公益性建設項目達100多個,為各類學校捐建教學樓(校舍)面積逾20萬平方米,獎助師生近20萬人次,獲得榮譽無數…… 斗轉星移,時光荏苒。自2019年換屆以來,在福建省民政廳、省僑辦等單位的關心指導下,在全體理監事會的共同努力下,新一屆理事會秉承基金會“教育為本,公益為先”的慈善宗旨,傳承黃仲咸的遺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守好下蛋“金母雞” 資產管理有成果 黃仲咸的一生是克己節儉的一生,“艱苦創業”是其崇高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他“愛國奉獻”的前提條件。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繼承了黃仲咸克儉為公、嚴于律己的美好品德,對每一筆善款的支出與用途都嚴格監督。 在廈門市思明區蓮花公園旁,現存一座修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高樓——必利達大廈,它與南安市必利達大廈一起,是黃仲咸為實現基金會的自我“造血”、開創“金母雞”慈善捐助模式而建造,也是基金會公益捐贈活動資金的主要來源。直到現在,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仍在通過物業租賃和理財收入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林樹哲說:“為了守好‘金母雞’,基金會始終不遺余力。現在,基金會這個‘金母雞’,每年都下一個2000萬元左右的‘蛋’。這些收入扣除大樓折舊、修繕、辦公支出、稅款繳納等費用,每年實際送到受益者手中的善款超過1400萬元。” 黃仲咸健在時常說:“我們做善事不是為了擺闊,不是為了搞排場,而是要實實在在為國家教育事業做實事!”5年來,基金會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工作規定,切實履行財務審批制度,不管是設備維護保養、維修費用還是辦公費用等,都會嚴格按財務制度審查、核對、比價,逐級審批。 在黃仲咸長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優良作風的耳濡目染影響下,基金會工作人員也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清影告訴我們:“基金會里的錢,都是黃老先生省吃儉用留下來的。要讓每一份善款都流向有需要的人們,把錢用到最有需要的地方,這就是老先生的全部心愿。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后也會這樣。” 慈善步履永不停 與時俱進勇創新 在八閩大地上,許許多多的學子在聽到黃仲咸這個名字時,瞬間就會從心底升起一股暖意和敬意,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蔡金貞就是其中一位。 蔡金貞出生于南安市英都鎮,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僅靠父親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1990年,蔡金貞初中畢業。他從小成績優異,但因家庭困難,他面臨著念高中考大學還是念中專早工作的艱難抉擇。后來,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給予蔡金貞每年300元的獎學金,幫助他解決高中階段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問題。蔡金貞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最終成為國內著名肝移植專家。得知自己的許多同學都曾得到過黃仲咸的幫助后,蔡金貞感慨地說:“沒有黃仲咸老先生就沒有我的今天。唯有努力工作、積極服務社會,方能回報其恩情以萬一。” 像蔡金貞一樣,許多受助學子一生銘記著黃仲咸的恩德,并矢志傳承扶弱濟困的慈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您的資助帶給我極大的鼓舞,那是雪中送炭一樣珍貴的溫暖,我感謝您。”“敬愛的黃爺爺,非常感謝您對我們這些困難學子的幫助。”“尊敬的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是你們給了我生命中的一縷陽光。”......南安市黃仲咸紀念館里有兩面大大的展框,里面的一封封書信,皆出自八閩大地受到黃仲咸老先生及其一手創辦的教育基金會資助的學子們之手。劉清影介紹,這只是黃仲咸收到的10多萬封感謝信中的一部分。黃仲咸曾說,他最大的財富就是八閩大地學子寄來的10萬多封感謝信。 與一般的助學活動不同,黃仲咸教育基金會開展的助學活動始終堅持“融感恩教育于助學幫扶中”目標,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宣傳愛國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銳意將向上向善的理念根植于受助學生心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老區學子受到基金會資助順利完成學業、走向社會,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20年來,基金會助學獎學活動持續不斷,成為福建省老區工作的一大亮點,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果。在受獎助的學生中,不少學生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莆田二中受獎學生李少金、涵江六中受獎學生柯蔚在2019年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 同時,基金會在總結過去公益活動實踐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切實轉變一些傳統公益項目的具體捐助方式,進一步提高有限捐贈資金的使用效率。比如,在南安獎教助學方面,根據困難學生數量越來越少及當前有關教育制度變化,適當減少了助學內容,增加獎教金的投入。在助力黃仲咸家鄉仙都村發展方面,轉變以往只捐贈善款的單一助力模式,充分動員人脈資源,邀請專家學者入村實地調研、“把脈問診”,幫助仙都村規劃打造“特色旅游+特色農業”鄉村發展藍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3年5月,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李永遠、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清影、理事劉永健、副秘書長葉奕達偕同省老促會常務副會長梁晉陽等有關領導,先后走訪了南平、三明、龍巖等三個地區的老促會,與所在地市老促會、民政部門、縣(區)老促會代表、受助學生代表等進行座談,最后決定,適當縮減每年的獎助人數,獎助金額由原來1000元/人提高為1500元/人。這個做法對獎助對象進行更精準篩選,更符合受獎助學生實際需求,也能更好地擴大黃仲咸精神的社會影響力。 近5年來,基金會在繼續開展獎教助學、慰問困難歸僑僑眷、支持文化衛生等傳統公益項目的同時,緊跟時代熱點,不斷開拓新的公益捐贈項目,取得新的成效。2019年以來,基金會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陽光1+1”和“閩寧協作”項目,捐資800多萬元助力上杭、建寧、尤溪、德化、永春、永安、南安、福清、武夷山等縣市老區、山區鄉村的建設以及甘肅省臨夏縣、東鄉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等地的鄉村振興項目。 隨著慈善助學工作的與時俱進,基金會也在不斷創新,將目光聚集到孤獨癥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上,開展新型助學幫扶。劉清影表示:“2021年以來,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關注和支持孤獨癥兒童群體,開展‘陽光護航’公益行系列活動,先后在沙縣、平潭、蕉城、福州、泉州惠安等地舉辦關愛‘孤獨癥兒童家庭干預康復’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關愛‘孤獨癥兒童家庭干預康復’課堂共舉辦35 場次,直接受益2萬多人次。2023年2月20日,為進一步完善對孤獨癥兒童的關愛與幫扶機制,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十三部門聯合出臺《福建省加強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這充分說明,基金會新開展的公益項目與黨和政府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和扶持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是走在時代前列的。” 明燈照亮前行路 先生精神廣弘揚 宣傳和弘揚黃仲咸“艱苦創業”“愛國奉獻”的崇高精神是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文化建設永恒的主題。每年清明節,基金會都會組織員工開展黃仲咸先生誕辰紀念的緬懷追思活動,學習黃仲咸的崇高精神,培養員工勤儉節約、愛崗敬業、感恩奉獻的敬業精神。 在公益捐贈活動中,理監事會領導特別強調,捐贈不是單純的“捐錢散財”,應充分運用黃仲咸崇高精神這筆無價的財富去鼓勵和幫助受獎助生,力求做到既“給物”又“給心”,幫助其形成積極上進、樂觀進取、學會感恩的人生價值取向。 2021年3月18日,基金會與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福建省僑聯等單位聯合舉辦了“赤子情懷 大愛無疆——紀念慈善家黃仲咸先生100周年誕辰事跡展”,通過珍貴影像、生活物品、圖片資料等,展示了黃仲咸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和熱心公益的一生。事跡展還分別用漢語、英語、印尼語和閩南語四種語言進行網絡直播,吸引了身處60多個國家的華人、華僑收看,參觀瀏覽量超過300萬人次。許多參觀者、收視者被黃仲咸的崇高精神震撼,紛紛在互動區留言表達其感動與敬佩之情。 5年來,基金會不斷深入對黃仲咸精神特質的學習研究,并力求結合黨和國家有關理論,特別是黨的二十大精神,從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共同富裕、慈善旗幟等四個層面研究黃仲咸慈善道路,將對黃仲咸慈善精神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層次。黃仲咸的精神和基金會的運作模式還被作為優秀典范寫入“福建省慈善組織發展問題研究”論文,該論文榮獲“2022年度福建省民政政策理論研究課題優秀論文”一等獎。 黃仲咸不圖名不為利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理應大力弘揚、廣泛傳播,以啟迪和影響更多的人。“他真的愛這個國家!”每每提到黃仲咸,劉清影的眼眶總是滿含淚水,“我現在還經常夢到他,很想告訴他,基金會現在很好,中國現在進步很大,他一定很欣慰。” 黃仲咸教育基金會還通過《慈善公益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平臺大力宣傳黃仲咸先生扶弱濟困、捐資助學的善舉。一篇篇充滿情感的報道,一張張生動的圖片,一件件打動人心的事跡,進一步提升了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的知名度,展現了基金會的社會責任,打造了基金會的慈善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贊許。 行無止境無畏險 澤潤千秋永延綿 5年來,黃仲咸教育基金會一直非常重視與外界互相交流學習,借鑒其他優秀組織的運營管理辦法,也積極分享交流自己多年的工作管理心得。不久前,中國僑聯顧問、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喬衛一行專程到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展開調研。調研組一行認真聽取了劉清影關于基金會運作情況的詳盡報告,對基金會在教育、公益等領域的突出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喬衛就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激勵基金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為了將黃仲咸的公益慈善精神發揚光大,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全體同仁們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在政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秉承黃仲咸的遺愿,在慈善公益事業上不斷取得新成績,先后獲得“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福建省華僑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支持老區建設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劉清影還榮獲首屆“福建省慈善獎”等諸多榮譽。 知無止境,行無終點。劉清影表示,黃仲咸的一生充滿了奮斗和奉獻,他的品行和風范受到廣泛贊譽。“雖然黃仲咸先生已經離世,但他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他的人品、風范和貢獻將成為后輩們學習和懷念的典范。基金會要遵循黃老先生生前的囑托以及相關章程,致力于傳承慈善事業,讓這一造福千秋的偉業世代相傳。基金會也將凝聚更多社會力量,為助力老區全面小康、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后記: 5年的時光,相較于黃仲咸老先生及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所歷經的歲月,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這一瞬卻閃耀著光芒,照亮了無數人的生命。言語難以表達對黃仲咸老先生的敬意,唯有以文字記錄下基金會這些年所付出的努力,讓黃老先生的精神得以傳承,讓這份溫暖的光芒灑向更多角落。 黃仲咸教育基金會以行動踐行公益,將愛心傳遞給無數需要援助的群體,使黃老先生的精神力量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讓這份慈善大愛在八閩大地上吹拂,深入人心,激發更多人將這種樸實、謙遜、寬厚的品質傳承下去。愿黃仲咸先生的精神光輝照耀我們前行的道路,激發更多人傳承這份美德,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