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0:41:50? 作者: 來源:慈善公益報 責任編輯:陳娜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事關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約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供需失衡造成巨大就業壓力。如何更好地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各部門各機構重點工作。 社會組織歷來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各地民政部門不斷加強政策引領、搭建人才對接平臺、引導開發就業崗位、加強人才技能提升,持續推進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國登記的89.2萬家社會組織共吸納專職人員1100萬人。同時,社會組織還在開展課題研究、公益項目、志愿服務等活動時吸納了大量的靈活就業人員。 為做好2023年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23年5月,民政部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推動社會組織開發就業崗位、搭建就業對接平臺、做好就業服務,完善社會組織就業扶持政策,加強服務對接和工作宣傳,提升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切實增強做好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做好相關工作。 通知發出后,各地積極行動。天津市民政局第一時間向全市社會組織發出《關于做好2023年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級社會組織切實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獻智獻策獻力。天津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因地制宜拓展就業渠道,多措并舉助力畢業生就業。天津市汽車維修檢測行業協會、天津市道路運輸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聯合舉辦職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現場招聘會,為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等7所職業院校畢業生,對接華星北方汽車集團等近百家會員企業,共計為149名應屆畢業生找到心儀崗位。天津市山東商會組織會員企業與高校定向合作開展軟件開發崗位培訓,向會員單位及有需要企業輸送,累計培訓400余名大學生,經過雙選,學生們全部實現就業。 2023年江蘇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3.2萬,較上年增幅超過10%,再創歷史新高。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江蘇省民政廳堅持和發揚“人民群眾缺什么,社會組織就補什么”的工作理念,圍繞“陪伴成長·社會組織助力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打造“蘇社有為穩就業”品牌,通過“謀、促、幫、助、擴”五大舉措,搭建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平臺。早在畢業季到來之前,省民政廳就“撮合”社會組織吸納畢業生就業,促成南京工業大學等4所高校和省節能環保技術裝備行業協會等9家能源領域行業協會商會相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為畢業生開拓就業渠道。8月舉行的蘇州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民企專場,首次集中組織16家社會組織參與招聘,吸引600多名高校畢業生現場求職,初步達成意向近200人。全省行業協會商會結合自身實際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動員行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挖掘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社會組織也在積極收集和挖掘本行業本領域用工需求。截至11月,全省社會組織已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2179場次,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會員單位發布招聘崗位累計8.3萬個。 上海市民政局把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計動員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創新開展了一系列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民政局組建了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班,將該項工作納入對各區的年度綜合評估。為了豐富就業平臺,民政局與市就業促進中心共同發布上線“上海社會組織聯合招聘旗艦店”,與市學生事務中心合作啟動“送崗到校”行動。5至6月,民政局持續開展7場“直播帶崗”線上招聘會。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上海168家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收到簡歷8885份,安排面試1845人,錄用441人。在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的支持下,上海市民政局建立了40個社會組織就業見習基地,上半年發布見習崗位430個,招聘近400人。 浙江省民政廳積極引導當地社會組織多措并舉助青年就業創業。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杭州創業發展促進會等多家社會組織通過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培訓幫助畢業生防范“貓膩”合同陷阱、打造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發揮“傳幫帶”作用、校企合作促進精準就業等措施,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截至2023年8月,招聘高校畢業生4200多人,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就業見習崗位6400多個,開展就業服務活動1170多場次,推動會員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就業崗位6.8萬余個。 云南省民政廳將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作為全省民政系統為民解憂辦實事的9個民生項目之一持續推進。一年來,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通過面向高校畢業生開放就業崗位、設置見習崗位、提供靈活就業崗位、孵化創業等方式,為助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貢獻社會組織的力量。在云南省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會上,64個社會組織、245家企業(單位)組團招聘,提供了涉及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教育、醫療、公共管理、金融業等19個行業領域的5378個就業崗位。云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協會利用會員單位優勢,在全省各地開展了“春風行動·快行動”“畢業季就業·快行動”“暑假工·快行動”“寒假工·快行動”等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精準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及時收集用工信息,與求職者進行信息匹配,并配套提供就業政策咨詢服務,進一步提高了求職成功率,累計協調省內外相關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實際招聘7000余人。 2023年10月底,一場社會組織助力大學生就業對接會議在吉林省盛大舉行,21所省屬民辦高校及48家省本級行業協會商會參會,搭建了3432個崗位需求平臺。2023年年初,吉林省民政廳組織21家省本級民辦高校進行了就業需求及專業分析統計,共涉及畢業生48267人,洽談梳理出190個專業類別需求,涉及全省民辦高校 140個院系。同時,結合民政部正在開展的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行動要求,有針對性地組織48家省本級行業協會商會進行供需對接,拿出3400余個匹配度相同相近的就業崗位,共涉及91家會員企業、50個行業類別,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學歷、專業及個人愛好需求與行業協會商會及其會員企業的專業、技能及崗位特點的完美對接,做到了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優質高效,既解決了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又促進了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良性發展。 據民政部統計數據,僅在2023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組織共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約16.5萬個、招聘高校畢業生7.3萬余人,設立就業見習崗位約10萬個、實際招收就業見習高校畢業生5.7萬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