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16:27:36? 作者: 來源:慈善公益報 責任編輯:陳娜
|
初次見到戴瑞奇,他身著白色襯衫和軍綠色長褲,身姿挺拔,眉宇間散發出濃厚的軍人氣質。 一份初心,牽掛家鄉父老。戴瑞奇的家鄉位于福安市曉陽鎮,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他回憶道:“小時候,村里的孩子們連汽車長什么樣都沒見過,我們爬到高高的山嶺上,就是為了聽聽山下另一邊傳來的汽車喇叭聲。” 1975年,戴瑞奇高中畢業后,白天參加勞動,晚上去給村民們上課,以期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然而,最讓他掛念的,還是讓家鄉早日修好路、通上車。1977年,他剛參軍入伍一年時間,聽聞家鄉準備修路,但因建橋資金不足遲遲無法開工,他毫不猶豫地把在部隊每月6元津貼積攢下的50元捐給了當地鄉政府。 戴瑞奇時常牽掛家鄉父老。近年來,每逢春節他都會向福安市慈善總會捐贈10萬元,用于慰問家鄉老人。 一腔熱血,勇攀事業高峰。1999年,在部隊20多年的戴瑞奇已經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正團級軍官,他轉業到福建省經貿委下屬企業工作。2002年,企業改制,他創立了福建閩武長城巖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武長城”),從事巖土工程行業。 企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創業之初更是舉步維艱。戴瑞奇坦言:“企業剛改制不久,就面臨著資金困境、資質門檻、骨干跳槽等問題。但下了‘海’,我也不想當逃兵!”他頂住壓力,把公司辦公樓抵押了,把自家僅有的一套住宅抵押了,又到親戚朋友處借了不少錢,確保足額給員工發了工資。 在最困難的時候,戴瑞奇四處奔波,查信息、找門路,獨自一人跑市場、跑銷售、跑采購。如今,閩武長城已成為全省同行業中民營企業的領頭羊,在全國同行業中也名列前茅。公司在全國設立了20家分公司,企業經營遍布全國,每年上繳稅收上千萬元,安置就業人員上千人,被當地黨委、政府評為“信義企業”。 一片赤誠,助力家鄉教育。功成名就后,戴瑞奇更想為家鄉多做些事。為改變家鄉教育現狀,幫助更多困難學生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山,他帶頭捐款100萬元,召集鄉賢共同出資,共籌集資金1010萬元設立了云山教育基金會,使曉陽鎮的教育質量顯著提高,許多家庭困難的農村學子順利完成學業。 家鄉一位19歲女孩王林慧的母親長期癱瘓在床,父親因病住院,她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就獨自照顧母親,甚至帶著母親來福州市區上學。戴瑞奇聽說后,立即帶頭并發動公司員工和親朋好友捐贈,共計4萬多元,他上門慰問,并鼓勵女孩孝親學習兩不誤。如今王林慧已學成就業,成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一名護士,她帶母求學的故事也打動了許多人,榮登2022年“中國好人榜”。戴瑞奇邀請她來公司給員工作報告,傳播孝敬父母、奮發向上的精神,而這段幫扶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 一頭白發,壯心不已志在千里。2022年,戴瑞奇受寧德市委組織部委托,擔任駐福州人才工作站站長,他將公司辦公室騰出來提供給工作站并資助開辦經費。到2023年初,該工作站已向地方推薦了30多位優秀人才。 他最想做的事,還是和軍人有關。他說:“閩東地區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蘭田暴動’打響了閩東革命第一槍。我們一定要把家鄉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他聯合了當地幾位老紅軍、新四軍后代,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成立新四軍研究會,續寫軍旅情緣。 一路走來,戴瑞奇始終把家鄉裝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堅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退役軍人的責任擔當。“慈善事業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應該成為一種習慣,正如我們做工程的人把安全施工方方面面的細節形成一種習慣一樣。”他感慨道。 如今,這位66歲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充滿激情與活力。在談到使命與擔當時,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使他在面臨困境時勇往直前,成為企業的領路人,為家鄉、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戴瑞奇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傳奇故事,更是廣大中國退役軍人的生動寫照。他們脫下軍裝,換上便服,但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品質與擔當,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