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11:04:23? 作者:張麗娜 來源:慈善公益之窗 責任編輯:肖月青
|
她是“春草陽光”志愿者服務隊副隊長,也是一位平凡的志愿者。她是寧德蕉城區慈善總會志愿者中平凡的一員,她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幼教工作者的縮影。她辛勤耕耘,凝聚了一批愛崗敬業、活潑向上的幼師,并用愛心雨露無微不至地滋潤著祖國可愛的花朵,更在花兒們的心里埋下善的信念。她叫彭李平,是寧德蕉城區繼光幼兒園園長。 暖心的“彭園長” 從事幼兒教育20多年的彭李平,身上有著一份幼兒教師獨有的親和力,她說話溫柔有力,讓人如沐春風,是幼兒教師們最信任和最貼心的姐姐。 幾年前,剛入園不久的幼師方美妮想要回老家一趟,當她向彭李平提出請假要求的時候,彭園長不僅給了假,還貼心地詢問她,有沒有回家的經費,是否需要預支工資?這么細微的關懷,讓方美妮的心被深深感動。幾年來,方美妮在園里跟著彭李平安心工作,逐漸成長為優秀的人才。她笑談:“幼兒園把我給拴住了!”而栓住她心的不是什么高額的薪酬,也不是什么豐厚的條件,正是彭李平那一顆真誠的心。 盡管園里事務瑣碎而繁忙,彭李平對員工的關心可算是無微不至。誰家里有個大事小情,彭李平總能第一時間關注到,噓寒問暖,并且采取相應的幫助。幼兒園老師天天面對幾十號活潑的孩子,難免壓力大,彭李平就常常邀請心理咨詢師到園里上課,為幼師們解決心理上的難題。 “園長是個熱心人”,方美妮說,“正是因為有這么暖心的領導,我們的團隊氛圍非常好。”溫暖的彭園長,把原本年輕而浮躁的孩子們聚集成了一個既有活力而又成熟向上的團隊。 讓善植根孩子們的心 “我喜歡這份陽光下的事業”,彭李平說。她覺得幼兒教育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作為幼兒園的領導者,她認為幼兒園不只是“看孩子”,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學會愛、分享和包容,為孩子們將來的社會關系打好基礎,也為他們長大后成為善良而有用的人做好準備。 因此,在加入到“春草陽光”志愿者隊之前,彭李平一直都帶領園里的幼兒教師們,在園里傳播慈善文化,如今在園里,慈善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活動,也成為幼兒園文化的一部分。通過各種慈善活動,教育孩子從小學會感恩,從小事做起,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讓慈善文化滲透到教育中。 彭李平還組織孩子們到幸福院看望老人,給他們帶去孩子們的歡笑聲,為他們表演節目。當她看著老人們臉上的笑容,看著孩子們用稚嫩的雙手為奶奶梳頭,為爺爺剪指甲的時候,她知道,善的種子已經悄然種下。讓孩子們從心底里明白自己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會怎樣的幫助到需要的人,會讓他們能夠切身體會到參與公益事業的意義。 除了園內對孩子們的培養,彭李平更意識到,如果能將家庭教育與慈善結合,將更加有利于孩子們善行的培養。于是,園內的每項慈善活動都跟家委會緊密相連,發動家長們的積極性,共同營造家庭的慈善氛圍。園里還組織家長們去幸福院探望老人,到福利院看望孩子們,多年下來,成果顯著。愛就像明亮不滅的火種,在一批一批的學生之間傳承。 慈善之路越走越寬 2015年,彭李平加入了蕉城區慈善總會志愿者隊伍,成立春草陽光慈善志愿者服務隊。加入志愿者隊伍,為彭李平的慈善之路拓寬了新的思路,她常常思考著,如何將隊伍建設和慈善志愿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師們同時也增加一個身份——慈善志愿者,從而將慈善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里。 這些年來,她帶著幼師們下鄉助學、助困,每到一處,她都身先士卒,哪怕是風里雨里,不管道路是泥濘還是崎嶇,她始終關心著隊伍里的每一個成員。每當需要爬遙遠的山路時,她總是跑前跑后調動氣氛,讓大家拍拍照,看看風景,忘記路途的疲累。 每次,她帶著青春靚麗的幼師們出現在幸福院、福利院的時候,總會成為一道最為獨特的風景。幼師們的活潑、青春和靚麗,給人們希望和美好,讓身處逆境中的人們心情振奮。而同時,讓幼師們深入到需要幫助的人們當中,也讓她們深刻地體會到善給人們所帶來的溫度。 彭李平用二十多年的艱苦努力,以慈善開創了幼教的一片新天地,她讓我們相信“慈善不是一代人的事業,而是代代人的共同的事業。”讓我們期待,彭李平和她的幼師們用愛播撒下的那些小小種子生根、萌芽、壯大,開出瑰麗而溫暖的慈善之花。 |